分类 登山 下的文章

        雪岭是我的十峰攀登的最后一座山峰,在年度心愿表中已经趴了两年。总没有完成的原因很多很多,一开始是让人精神高度紧绷的孩子三年高考陪读让人无暇他顾,后来是相约一起攀登的朋友遥遥无期的长期出差,然后是朋友儿子娶妻的婚宴,终于抱团却因人数不足取消......一度让我以为老天爷是不想让我爬这座山,或是这座山有可能是我人生的终点?终于排除所有阻碍,和一群陌生人一起踏上登山旅途,已是2022年近收官之时。
        爬山的起点是新碳房村,海拔2679米,终点是雪岭火峰,海拔4344米,返回时手表显示实际升降2000余米。同行7个人,6人租了马骑到大本营,可以减少1000米左右的攀登,只有我和领队的小伙子全程徒步。路程不长,来回仅仅12公里,但是单边6公里要上升2000米,基本没有平路,持续的海拔提升让体力很快达到极点。一直以为雪岭的路很不好找需要向导,其实一直到冲顶之前的大本营都有明显的马道,跟着马道就进行,就是在一面又一面又长又陡的向阳面坡上不停攀登、攀登,上坡还好,回程下坡时简直绝望。大本营是一块平整的空地,往上就是那个令人闻之色变长而陡的碎石坡,被渲染得有生命危险,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可怕。用好双杖,脚尖用力,找到落点,虽然会滑,会摔,但碎石往下滚不了多远,基本不可能滑摔到生命危险那个程度。下山时走碎石坡旁那面大石板,干燥天气下更不容易打滑,但如果摔了要更危险一些,体力不支情况下不要尝试。碎石坡之上就是钢索防护的一段了,其实没有钢索也完全能够过去,小心一点就行,拉着钢索更安心一点而已。没有什么难度,再往上就是峰顶了。
        有关登顶的一切感受都是陈词滥调。所有的山峰都趴在你的脚下,所有的云海都在远方展开,这样的感受似乎对于每一座山峰都一样,但其实也并不一样。你吃的苦越多,费的劲越大,看到的风景就越壮阔,你的心灵就更平静。攀登至此,已经不会再有“我这是干嘛啊给自己找罪受我真是有病啊”这样的自我诘问,你只知道,你想做的,终将实现。

雪岭08.jpg

雪岭09.jpg

雪岭10.jpg

雪岭11.jpg

雪岭12.jpg

雪岭13.jpg

雪岭14.jpg

雪岭01.jpg

雪岭02.jpg

雪岭03.jpg

雪岭04.jpg

雪岭05.jpg

雪岭06.jpg

雪岭07.jpg

        两次到轿子山,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。一次走一线天,一次走轿顶,风光各有千秋,高原杜鹃林的繁茂和清凉固然让人神清气爽,然而苔藓地衣装点的高原草甸更让人回肠荡气。雨季的轿子山遍地都是小溪和瀑布,雷鸣般的水声让缆车里的我以为是天降暴雨。轿顶云雾缭绕,无人机数次起飞才在云雾变幻的缝隙一窥壮阔的美景。没有办法,山已在云里。
        我喜欢攀登高山,喜欢站在山顶看几公里几十公里外的群山,喜欢头顶蓝得近乎黑色的天空,喜欢峰巅狂野得令人站不住脚的大风,喜欢脚下依次铺陈开去的绿色草甸与莽莽森林,喜欢经过长时间攀登后筋疲力尽疲惫的感觉,喜欢还有更高山峰可以攀登的期待。

DJI_0341_小.jpg
DJI_0330_小.jpg
DJI_0358_小.jpg
DJI_0347_小.jpg
DJI_0357_小.jpg
DJI_0360_小.jpg
DJI_0363_小.jpg
DJI_0367_小.jpg
DJI_0368_小.jpg
DJI_0371_小.jpg
_P1M0283_副本.jpg
_P1M0277_副本.jpg
_P1M0270_副本.jpg
_P1M0292_副本.jpg
_P1M0285_副本.jpg
_P1M0296_2_副本.jpg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季节的轿子雪山没有雪,有的只是从山谷蔓延至山巅的水汽,高山草甸中肆意流淌的小溪,漫山遍野抽出新芽的杜鹃花,树干上石头上绿得不真实的青苔,以及那条连绵不绝穿行在林间延伸到山巅的木头栈道。游人很少,青年人很多,呼朋唤友的笑闹声传出很远。海拔四千二的空气,凛冽而清新,连起飞无人机都会提醒你空气稀薄,但是我喜欢。
        我喜欢登高,喜欢任何一个季节,哪怕站在山巅,被满天的云雾遮住远方,看不到天边的群山,看不到脚下的森林与草原。你知道它们就在远方,你知道你就在云里。

_P1M0283_小.jpg

_P1M0285_小.jpg

_P1M0292_小.jpg

DJI_0330_小.jpg

DJI_0341_小.jpg

DJI_0347_小.jpg

DJI_0357_小.jpg

DJI_0358_小.jpg

DJI_0360_小.jpg

DJI_0363_小.jpg

DJI_0367_小.jpg

DJI_0371_小.jpg

_P1M0270_小.jpg

_P1M0277_小.jpg